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标题: 【宁波晚报】微善传递大爱 [打印本页]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8-3-11 20:43
标题: 【宁波晚报】微善传递大爱
昨天下午,在北仑区新矸街道大路村周家祠堂,北仑当地志愿者和素不相识的群众赶来送林晓亚最后一程。
林晓亚是新矸街道从事婚庆服务的个体户。在北仑公益圈小有名气。大家都习惯叫她“亚亚”,因为长得漂亮,有时也会直接唤她“大美女”。
2005年她投身志愿服务,13年来有记录的服务时长达1895小时。
一次次爱心服务,一幕幕温馨暖人的画面,亚亚的身影在港城中默默穿行,她将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内核留在了每一个走过的地方。
A
从个体经营户成长为优秀党员 重病后她仍不忘公益
林晓亚出生于1981年9月,老家在镇海,15年前嫁到北仑新矸街道大路村。从2005年参加女排志愿服务起,13年来,她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各项志愿活动中,先后荣获市级、区级优秀义工,北仑区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她的离世,让人们悲恸。昨天晚上6点半,红领之家发起的林晓亚追思会在大路村周家祠堂举办。三四百人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愿天堂没有疾病,亚亚一路走好!”前天下午2点多,亚亚病故的消息,是红领之家负责人陈军浩第一时间发在朋友圈的。这两天,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几乎所有人来电的第一句话是“这不是真的吧?”大家不愿接受这个噩耗,无法相信笑容灿烂的亚亚会这样永远定格在37岁。
在红领之家成立之初,亚亚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向陈军浩提出入党的想法。“我们当时推荐她到新矸街道民个协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书。2014年,她成为正式党员后,更坚定了自己助人为乐的信念。”
从普通的个体经营户,成为热心公益的共产党员,再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作为党员,亚亚总是冲在最前面。护绿行动、清水行动、导医行动……红领之家常设的几个活动,她有空都会参加。“仅在红领之家,亚亚的服务时长就有675个小时,名列前三。”陈军浩说,她喜欢做志愿服务,即便是患病期间,身体稍微舒服一点了,也要参加活动。
去年7月21日,亚亚被确诊癌症,原发癌是鼻腔,发现时已转移到乳腺。拿到病理报告的当天,她在电话里告诉陈军浩,自己快不行了,医生告知只剩三个月。
去年大年三十,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志愿活动。那天的活动是“陪你过除夕”,为除夕夜还奋斗在一线的人包饺子、送饺子。“她包的饺子很漂亮,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是她包的。”
陈军浩说,虽然她离开了,但精神还在,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是,继承她的志愿精神,把爱心和温暖永远传递下去,这是对她的最好告慰。
B
洗脚洗头剪指甲 她把爱心和耐心给了敬老院老人
护绿行动、清水活动、导医活动……只要有空,每一次的志愿者活动,亚亚都会参加。
每个月第一个星期日是敬老日,这些年来,她几乎一次不落。对老人,年纪轻轻的她也有足够的耐心。
在敬老院,亚亚会给老人洗头、洗脚、剪指甲。有的老人脚趾甲长且硬,她会非常耐心地用温水反复给老人泡脚,把趾甲泡软后,再用指甲刀剪短,甚至还会把趾甲缝的泥垢清理干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亚亚生前作为北仑区红十字协会志愿者时,经常去的安心敬老院。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敬老院的院长和护工泣不成声。
“什么?怎么可能?那个热情、能干的长发美女走了?太让人难过了啊!”该敬老院护工李阿姨一开始不相信,看到记者点了点头后,伤心地哭了。“她长得很漂亮,人又热情,一来就会抱着我。来到这里,有什么事情,她都是闷头苦干的,不嫌脏,也不嫌臭,还会给瘫痪在床的老人洗漱、整理,陪他们聊天,哄他们开心……”有一位老人回忆说,这个姑娘“人好,有耐心”。
新矸街道民个协党支部书记俞国申与亚亚的相识,就在敬老院。他告诉记者:“每次在敬老院,她都忙着给老人洗头、洗脚、理发,忙忙碌碌,一刻不停。有次看到她累得流鼻血,就劝她休息一下,可她说没事,昂着头在椅子上靠了一会,等鼻血不流了又继续忙。”
他说,亚亚是2012年创业的,开了家小型的百货超市,同时也成了新矸街道民个协会的成员。后来,她自己经营一家婚庆工作室,但忙于公益,慢慢地交给了老公打理。
“我们协会有什么活动,她也都非常积极,尽心尽力,各种义捐活动,也慷慨相助。”
C
婆媳同住15年,婆婆说“亚亚去世如断了她一条胳膊”
昨天上午10点,林晓亚的婆婆陈阿姨骑着电瓶车,从家里拿来亚亚常穿的一包衣服。眼眶红红的她,说不到两句,就掉眼泪。
“她22岁嫁给我儿子,我们同住15年,孙女都上初三了,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红过脸!”陈阿姨看着记者,眼泪唰唰地往下掉。她说,亚亚的孝顺,大路村的几百户村民都知道。很多人都羡慕,甚至不理解,她们之间母女般的感情。
结婚之初,亚亚和老公在别处也买了新房,她一心想让婆婆和公公一同搬去住。可陈阿姨不肯去,毕竟大路村的老房住着有感情。亚亚一听,很无奈地耸耸肩:“那你不去住,我也没办法啊,只好跟你住老房子了。”从此,新房就这样空置着,婆媳一住就是十多年。
“我的衣服、裤子、鞋子、袜子,甚至洗头膏,都是亚亚买的,我只要管一天三顿饭就好。过年前她病重还不忘给我买新衣。”陈阿姨边抹眼泪边跟记者说。陈阿姨还有一个女儿,这么多年来,女儿几乎每晚带着外孙来家里吃饭。“我有时在想,我女儿、外孙来吃饭,说白了,两家人坐一桌,亚亚真要有点意见,我也理解。可事实上,她从来没说过一句不好听的话。有时候,大姑子没来,她还要关心地问一句‘为啥不来吃饭’。”
“亚亚走了,我好像被砍了一条胳膊。以前有事情拿不准,大多时候是跟儿媳说。说真的,我打心里把她当作是我的女儿。”
D
“拖家带口”参加志愿服务 她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人
志愿者陈晓静,80后,跟亚亚同龄,平日里两人关系不错。昨天上午,在周家祠堂,看到亚亚的婆婆痛哭,她赶忙上前安慰,可说着说着,自己的眼睛也湿了。
认识亚亚,是在2011年的下半年。当时,北仑区一民间组织召集义工聚餐,亚亚就坐在对面,一头长发,长相柔美,正与人侃侃而谈。陈晓静正要打听,旁边一人喊了一声“林晓亚!”
噢,原来这就是亚亚啊,看起来那么年轻漂亮!
“我们义工有个QQ群,亚亚做志愿服务好些年了,很活跃,很多人都认识她。”陈晓静告诉记者,她此前就参加过一次义工活动,虽然也加入了群,但还没什么贡献,直到认识了亚亚。
亚亚参加志愿活动,很多时候会把女儿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地教孩子环保、敬老。在她的感染下,老公和大姑子一家后来也加入了。
“亚亚很开朗,很漂亮,我们也算是无话不说的。”陈晓静回忆,“去年7月的一次党员会议上,亚亚跟我说头疼,可她当时没在意,后来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才到医院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而肿瘤切除后,病例报告很不乐观,癌细胞已经扩散。”
亚亚确诊后,原本和她无话不说的陈晓静很多话都不敢讲,不敢问了。她不敢问亚亚化疗后的身体状况,不敢提有关癌的任何话题。
可亚亚很直爽,她会说,因为化疗掉发,戴了齐耳假发;她会说,化疗后其实身体也没想象中的差。
“每次化疗结束后,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她又要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她的精神可贵,现在人离开了,但我们总觉得她还在身边。”
记者 陈烨 殷欣欣 通讯员 陈红
■快评
生活因她们而美丽
三八妇女节刚过,宁波全城为两位女性刷屏。一位是不幸去世的女性志愿者,一位是坚强的患病女孩。她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在生活中“希望将美好的、快乐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不希望将痛苦和麻烦带给大家”(林晓亚语)。林晓亚去世20多天,仍让丈夫陪她去参加包饺子志愿活动,正遭受着病痛折磨的她非常开心;身患尿毒症、需一周透析3次的妮妮,仍倔强地用巧手做出可爱的泥塑、画出火爆的表情包,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了美丽和快乐。她们美得让人心颤。
快乐、美丽,是人们尤其是女性在生活中的普遍追求,这种健康向上的情趣,无疑值得鼓励与祝福。但那些以带给别人快乐和美丽为快乐的人,尤其值得我们敬重。志愿者就是给别人带去爱的快乐天使,如今,志愿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重大事件,而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10多年来将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的林晓亚,显然早已将自己追求快乐、展现美丽的诉求,以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那种日久成自然的真情流露,在让她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成为别人眼里的最美,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发自内心地为她痛惜落泪。
或许对不少人来说,坚强地面对生活虽然常被挂在嘴边,但往往只是一种说辞、一个概念,而对20多岁的妮妮来说,却是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妮妮坚强地穿透生活的苦难,《胖扎是只独角兽》就是苦难中绽放的“快乐表情包”。试问,有几个类似境遇的女孩能够在这般逆境中,展现如此别样的美丽?同样,妮妮在带给别人美的同时,也实现或期望实现着自己的一个个快乐小心愿。
这两位高贵的女性,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活得自然率真。她们的爱心,她们的坚强,她们的快乐,她们的美丽,全都发自内心,或许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初心不改吧。她们传递给我们的快乐和美丽之中,洋溢着满满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我们的生活因她们而变得美丽。
与以往人们心目中的榜样略有不同的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亚亚与妮妮虽然令人仰望,却并非高不可攀,她们更像是我们的邻家姐妹,她们希望将快乐、美丽带给大家的心愿,多数人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效仿。学着做着,我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或许也会习惯成自然,像她们那样,或将志愿服务等帮助他人的举措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以自己的快乐与达观去感染别人,那么,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春暖花开”。
宁波晚报2018年3月11日第四版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bbs.hlzjc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