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有一位从事志愿活动多年的公益达人。今年3月,他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而全国获此荣誉的仅50人。他就是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军浩。(人民日报)
3月5日是我国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在这一天都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此践行雷锋精神。浙江海宁的“全城志愿”正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上海浦东新区龙园小区“王解珍文化睦邻点”、重庆南岸区海新街社区志愿者--“做志愿服务是我的生活需要”的马宏等等,这些进行中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为我们的城市添加了一抹绿色、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感动、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温暖。
中国已经进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时代,雷锋精神不仅作为传统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志,象征着精神软实力,更成为在发展道路上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硬底气。“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如何更好的发挥志愿者服务功效?更大程度上激发志愿者服务积极性?
形成学雷锋常态化,必须有更多鼓励的措施。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有针对性的学雷锋活动,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志愿者。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有形的价值观、鲜活的正能量。鼓励志愿者们发挥创新精神、发挥优势、形成特色,避免同质化志愿者服务队伍。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志愿者团队的长效化运行,需要根据实际制定更加细化的分工。针对服务领域、专业化要求、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制定更加人性化的志愿服务机制,保证志愿服务长效有序进行。秉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用制度规范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志愿者的社会招募、组织培训、使用等方面,应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基本要求,保证志愿者的满足基本的服务活动要求,能更好的进行志愿服务工作。
正是因为雷锋精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优秀的品质,它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褪色,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粒雷锋精神的中资,从生活细微之处着手,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地将雷锋精神落到实处,将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四川省泸州市 鄢睿)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bbs.hlzjc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