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标题: 北仑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打印本页]

作者: 斗牛士    时间: 2023-12-22 07:42
标题: 北仑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北仑生态环境综合协同管理平台 通讯员 供图

北仑,中国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国家级功能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承载地和“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临港产业发达,石化、钢铁、能源等高碳行业多,炼油规模达800万吨/年,火力发电机组超5000兆瓦,能源消费总量超1000万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超4000万吨……

这样一个桥吊林立、厂房云集、集卡奔忙的“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之城,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连续六年“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两年捧获浙江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

实现“富”与“绿”并行的关键,就是北仑在环境监测能力上的不断创新、在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上的不断探索。

“一张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

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的一间崭新实验室内,一批刚刚采集的地表水样品通过自动化流水线,被有序分拣、传输到制定位置检测,2名实验人员在仪器前进行试剂配制和方案确认,各项实时数据和分析报告第一时间出现在了实验室的智慧大屏上。这是北仑区上月建成投用的浙江省首个区县级水质监测AI智能实验室,通过将自动化分析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据库管理等新技术融合创新,可以实现氨氮、总磷、总氮等9项监测因子的全过程智能化自动测试,相关建设标准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AI智能实验室实现了检测项目由‘单台测试’向‘协同测试’的转变,可以实现24小时无休工作,效率是传统手工检测的5到10倍,可以节约人力成本高达80%以上。”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负责人表示,“它同时有效减少了检测过程中引起的人为误差,并且大幅减少监测人员与含毒试剂等危险源的直接接触,降低安全风险。”

这是北仑在环境监测网络和执法监管手段建设上的一项重要突破。近年来,北仑积极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的感知部署,基本建成了全省、全市领先的区县级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监管网络。截至目前,北仑区已布设环境质量监测点位744个,其中拥有全宁波市门类最齐全的环境质量自动站80套。强化执法监管科技化水平,建成36套高空瞭望系统,接入企业在线感知设备368套,接入各类视频监控1233套,用电监测点位超2000个,配备走航监测车、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车等特种车辆4辆,无人机13台,无人船1艘,执法科技监管范围覆盖污染源废水、废气、VOCs、放射源、危险废物等生态环境全过程、全要素,进一步织密“天地人一体”环境监控网。

“一个屏”串联“链”上监管服务全流程

在宁波(北仑)生态文明教育馆的数字化监测监控中心内,工作人员在数字大屏上依次演示着协同管理平台的各个功能板块,环保码、智能治水、总量云、绿岛在线等8个标志性应用场景,依次呈现在大家面前。

“为了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跑起来,我们在全省率先设计开发了协同管理平台,通过打通上下级和部门之间各项数据,将海量的监测数据关联运用、综合分析,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现状可查看,为科学管控和决策提供支撑。”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北仑区聚焦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积极推进生态体制改革和数字化改革融合创新,依托省、市、区数据库资源,坚持“小切口大场景”的建设思路,投资1.4亿元打造宁波北仑生态环境的数字大脑——生态环境数字化监测监控中心,统筹环境质量、监管执法、应急指挥、企业服务、公众参与等9大类28项核心业务数据,真正实现了监控一体集成、业务一图处理、数据一屏显示,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和企业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环保码”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北仑在全省率先为企业建立环境健康电子账户,通过实时采集企业环境管理情况、环境守法行为和环境安全风险状况,运用智能化和区块链技术生成彩色二维码。

“通过不同码色,系统会自动生成研判结果并出具分析报告,辅助领导决策,并向监管部门输出分级监管清单,向企业输出问题清单,充分发挥各项数据集成提前超标预警、分析研判的作用,让‘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成为我们监管服务的常态。”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环保码”上线以来,自动推送各类问题8800余个,均得到有效整改。今年以来,通过“环保码”有效推进预防式执法,已对6起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轻微免罚”,14件行政处罚案件从轻减轻处罚金额218.8万元,生态环境“轻微免罚”和“从轻减轻”两张清单已成为生态环境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微企业的有力举措。

“一个馆”串起生态科普教育全矩阵

“我们是宁波市第一家环境监测公众开放单位,今年我们对开放内容和开放形式进行了重新升级改造。今天是我们改造后第一次重新向公众开放。”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一批受邀前来的区政协委员、学生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焕然一新的监测站。除了全新的AI智能实验室,随处可见关于水、汽、土、废等相关科普知识,让不少居民不由得感叹知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脑中。

“我之前来参观过一次监测站,只能看一些实验仪器,介绍得过于专业。这次过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了,我觉得更加适合市民前来参观了。”北仑区政协委员王进忠说。

2017年12月,国家出台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指南,北仑第一时间响应,累计投入上百亿资金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开放,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邻避到邻利,从公开到研学教育的过程。目前,北仑区是宁波市内唯一具备四类设施应开尽开,重点临港产业全覆盖的区(县市),列入市级开放名单16家,占全市1/3,其中3家列入国家开放名单。

“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参与环保宣传是我们打造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以生态文明教育馆为核心科普旗舰,打造‘1+X’公众参与体系,并探索开发‘绿满港城’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全矩阵,串联起全区环保设施向公众单位、环保志愿者、两山环保基金会等,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作为临港大工业、制造业集聚区,如何提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一道棘手的难题。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破解“邻避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从“闭门生产”到“开门迎客”,工业企业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市民走进企业,参加互动,参与监督。市民有更多机会“零距离”接触身边的环保设施,对企业由陌生到熟悉,从不信任、不理解,到竞相打卡,群众口碑和对城市环境质量满意度逐年提升。

截至目前,16家开放单位已经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团体10万余人次。2020年,“绿满港城”公众参与项目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十佳公众参与案例,2022年,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获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2023年,《“宁钢体验之旅”公众参与项目》成功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共治共建共享的大格局基本形成。

今年初,北仑区政府与国家生态部宣教中心签署《关于打造全国宣传创新标杆区》的框架协议,明确打造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标杆区的目标,标志着北仑的公众参与体系向着更高标准冲刺。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基本路径,积极融入全省监测‘一盘棋’,持续深化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建设,不断建强物联感知网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能力,为北仑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区县奠定基础。”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bbs.hlzj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