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标题: 小小泥笙背后可是沉甸甸的话题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曲自在    时间: 2014-12-5 09:30
标题: 小小泥笙背后可是沉甸甸的话题

   本刊讯(记者 齐碧艳 通讯员 陈红 王婷婷)“先这样用手握着泥笙往土里扎下去,然后90°旋转,再往上拉起来,一块40公分长、40斤左右重的泥土就被挖起来了。你可别小看这把泥笙,最大的一块能挖起100斤的泥土呢。”日前,在新矸街道银杏社区文化礼堂,今年67岁的沿海村村民贺裕雷向记者演示了泥笙的使用方法。贺裕雷从20几岁开始靠泥笙吃饭,参加过算山塘、北仑电厂、千亩岙水库等不少大工程的建设,直到上世纪90年代,挖掘机的出现替代了泥笙,贺裕雷和他的这把泥笙才算“功成身退”。
 搬家也没丢掉跟了自己半辈子的泥笙,今年捐给了社区
 贺裕雷告诉记者:“现在泥笙很少见了,我的这把泥笙跟了我大半辈子了。十几年前,遇到拆迁,很多老物件都丢了,幸亏当时我要用这把泥笙挖化粪池,才没有丢掉它。”今年年初,银杏社区海塘文化展厅筹建时,沿海村老年协会会长得知贺裕雷家还有泥笙,便想买来捐给社区用,贺裕雷二话不说就捐了出来:“现在年轻人都没看见过泥笙,也不知道泥笙是用来干嘛的。我孙女都上大学了,她也不知道。现在我把它捐给社区,希望下一代人会通过它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事情。”
 用泥笙挖土技术性强,造算山塘时,一天能切5000块40斤左右的泥土
 和贺裕雷一起参加过算山塘建设的顾云祥说:“你别看这小小的一把泥笙,其中奥秘大着呢。你看泥笙下面的这段短短的铅丝,一些年轻人用老虎钳来钳,常常要好久才能装上,装上了刚挖了几块泥土就断了。但像贺裕雷这样有经验的,不用老虎钳,一下就能绑好,而且一天到晚挖泥土也不会断。”据顾云祥介绍,在造海塘的所有分工中,用泥笙挖土算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技术活,干这活的社员被尊称为“笙师傅”,贺裕雷更是其中的好手。“20几岁就跟老师傅学习用泥笙挖土,随着经验的增加,这活做得更是精益求精。拿着泥笙往塘里切下去,一块方切调匀的泥土就挖出来了,每块基本保持在40斤左右。泥土一定要够方,这样后面的撑溜过程才能保持顺畅,如果太扁,溜板就会挤住,就会叠溜。”贺裕雷说。以前造算山塘时,贺裕雷早上6点上工,晚上5点下工,除了午休时间每天干足10个小时。“当时一天差不多能切5000块40斤左右的泥土,工作量极大。”回忆起当年的艰辛,贺裕雷和顾云祥都十分感慨。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bbs.hlzj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