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标题:
让公益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
[打印本页]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30 20:02
标题:
让公益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
2014
年,当互联网思维的
“
大风
”
刮过越来越多传统行业,除了
“
冰桶挑战
”
利用社交媒体掀起一阵波澜,大家对公益行业的互联网实践讨论似乎不多,然而这一行业并非完全乏善可陈。比如,从所观察到的情况看,有一个机构在互联网产品端频频布局,并相继低调完成了与
“BAT”
等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这是一家叫爱佑慈善基金会的非公募基金会。
去年
5
月
29
号,爱佑与百度合作
“
公益一小时
”
,通过百度平台当天成功吸引到约
188
万名网友,来为其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点赞。用户每点一个赞,百度与中国平安捐出
1
元钱,该活动共解决了
94
位先心病儿童的治疗费用。
9
月
28
日世界心脏病日,该基金会又联合刚刚
IPO
的阿里巴巴,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发起了关爱先心病患儿的
“
酱紫一起来
”
活动。而更早前,爱佑与腾讯合作
“
网救童心
”
项目,这或许是最早
“
登陆
”
到微信上的公益产品之一。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30 20:03
与BAT的合作只是爱佑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表层现象,而这家机构真正在意的看起来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完善自己的战略。爱佑主张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先做出一些实践,再根据情况适时修正,这在互联网语境下可以说是有‘试错’的心态。在这种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这家机构从如下几方面思考了自身的公益慈善创新:
思考一:够专业,才能一起“愉快玩耍”
爱佑在国内的儿童医疗救助领域耕耘时间较长,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爱佑运营起了多个专业、资深的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在这一领域有自己独特的“know How”。据该基金会介绍,爱佑现在每年能够救助一万名孤残儿童,在先性病儿童与孤残儿童救助人数上持续保持全球第一,这些是“BAT”和各领域企业家们与爱佑放心合作的信任基础。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30 20:03
思考二:将公益慈善推升至“2.0”时代
2014年11月,知名的公益慈善专家兰斯?福斯在北京分享了他在国外的实践,总结为“美国慈善2.0版:用风投思维做公益”,而从2013年6月起,爱佑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尝试“慈善2.0”,其设立的“公益创投”项目在当时已在筹划一系列追求社会效益的无回报投资。
据了解,截止2014年底,爱佑公益创投项目共投资了10家机构,其中公众环境研究所和重庆两江志愿者服务中心在去年捐助额和员工人数都接近翻倍,善淘网通过嫁接爱佑资源举办了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众多明星争相义卖掀起的公益热潮,令网站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一连串成绩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和疑惑:“公益创投项目到底有没有回报?”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介绍道:“爱佑公益创投的‘投资’对象是民非,无法实现股权投资,所以在机制上就不可能有财务回报!基金会追求的是社会公益生态环境的改善。爱佑提出一个愿景,希望致力于构建,并优化国内的公益生态环境,让公益可以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30 20:03
思考三:构建公益网络平台
慈善2.0版本如何实现呢?
一方面,爱佑通过自身努力,已构建出一个专业的儿童医疗救助项目矩阵,其核心由“爱佑童心”“爱佑天使”“爱佑新生”和“爱佑和康”4个产品构成,这使得该矩阵成为一个能够不断撬动企业家和社会力量进入公益慈善的“入口”。
另一方面,爱佑通过公益创投来输出“标准”、创造“连接”、搭建“平台”、构建“生态”,通过搜寻有潜在巨大影响力的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为其提供包括资金、资源、战略规划和管理在内的多维度支持,搭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公益生态圈。
这个过程的具体实现路径是:前期,爱佑通过输出“标准”来辅导公益创投受助机构,后期,通过这些受助机构再传播‘标准’,将影响到更广泛领域更多的NGO组织和公益机构。当实现了标准的规模化输出,爱佑将有机会着手构建平台。设想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划分行业,依据标准,从多个维度给公益机构评分。什么行业?儿童医疗还是养老?什么星级?三星还是五星?信息公开透明,有具体依据参考,这时候这个平台的价值就将凸显,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源的注入,进而形成一个综合性公益社区。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30 20:04
思考四:扶持公益组织,给“硬件”更重“软件”
公益创投所选择的机构具有普遍的特征:在公益的各细分领域有独特的定位和巨大的社会效益潜质,但是因为处于成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短板和需求。爱佑希望自己能从资金支持、资源拓展、战略指导、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和IT)辅导、品牌活动五个方面入手,量身定制扶持方案,为其加速成长而助力。在扶持政策上,爱佑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理论,即把资金、资源设想为“硬件”部分的支持,此外这些机构还迫切需要“软件”方面的支持,那就是组织能力、团队能力和专业化能力。
比如,公众环境研究院(IPE)是一家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机构。据了解,爱佑对该机构给予了包括资金、介入其理事会参与战略梳理,对其人力资源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其招聘财务人员,协助其进行IT咨询,帮助其引入了阿里云、SEE五年2000万的资助等一系列支持。
善淘网是一个创新的慈善商店,鼓励大家将闲置物品捐赠义卖,在运营中为残障伙伴提供可持续,有尊严的工作岗位。除了资金和上述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爱佑还帮助该网站嫁接明星资源,2014年末发起了一场有全国影响力的线上义卖,令该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总结看来,资金、资源等“硬件”资助看起来很具体,但对被资助机构更有价值的可能恰恰是爱佑10余年以来积累的,对“如何做一个专业化公益机构”的“标准”及“方法论”的注入。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30 20:04
思考五:寻找公益行业的用户“痛点”
如果用互联网的语言来描述,公益行业最大的用户“痛点”在哪?爱佑对此的思考是:社会始终会需要一个能复制、能扩大、公开、透明,最终能给到大家一个结果的,更好的平台。爱佑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公益生态的形成,无疑是构建了一个慈善MALL。试想一下,未来的慈善家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他们皆能够在这个慈善MALL里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通过一些量化和标准化的东西进行比较,又能因为慈善MALL口碑良好而放心选购,谁还会不来这里逛上一圈呢?从这个角度上讲,爱佑的公益创投项目已经找到了用户不同需求的“痛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挑选更多优质的伙伴,摆放上更多的优质产品。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30 20:05
思考六:让公益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
放在公益领域来讲,这样的思考很大胆,因为被改变的不是一个人,抑或是一个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此,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憧憬:“当公益行业的生态型平台形成,真有那么多高质量的供应商,在供应公益产品,大家都可以来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公益梦想的时候,这就会成为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基于这样的逻辑,基于以公益创投的方式来构建公益生态的设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公益行业更新迭代的趋势已经到来,我们也期待着公益成为用户生活方式的那天早一点到来!”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bbs.hlzj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