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标题:
【北仑之窗】新矸:“互联网+”公益 涓涓细流汇海洋
[打印本页]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2-23 08:34
标题:
【北仑之窗】新矸:“互联网+”公益 涓涓细流汇海洋
12月20日清晨,当一些早起的市民在公园里晨练的时候,一群身穿救生衣、手拿网兜、钳子和垃圾袋的红领之家志愿者们已经在西太河沿岸清理起了河道垃圾。他们两人一组,只要看到河道内有塑料袋或其他杂物,就立刻拿起网兜捞出来。他们聚在这里,并没有繁琐的召集、联系过程,只是通过网上认领了此项志愿服务。
8.jpg
(127.63 KB, 下载次数: 158)
下载附件
2015-12-23 08:34 上传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2-23 08:35
运用“互联网+”,公益活动即时发布很“抢手”
红领之家、百灵鸟公益联盟等公益团队通过互联网发布公益服务项目、组织公益服务活动、发展公益服务志愿者,充分运用“互联网+”,规范服务活动流程,壮大志愿者队伍,“发散式”传递公益力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化。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建立论坛,注册官方微博,红领之家的志愿服务成了“抢手货”。红领之家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统一在“红领之家论坛”发布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参加人数、所需物资等,实行先报名先参加的方式。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志愿服务的生命力被完全激活,人气更是一再飙升,逐步形成“爱心需要排队,奉献需要秒杀”的志愿服务氛围。
“一般一次活动就10个名额,几乎每次都要抢。”资深志愿者王伟红笑着说,因此,每到周末晚上7点半,他就会守在电脑前,等着“红领之家论坛”的项目更新。因为下一周的志愿服务项目的时间、参与人数、服务对象和服务场所都会通过该论坛发出。“10分钟内热门的志愿服务项目就会被抢光。”王伟红说,志愿服务项目采用专业细分的服务模式,让来自不同行业的参与者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此外,在红领之家官方微博上,点击“红领足迹”栏目,就能找到每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次数,每次志愿服务的报名情况等重要的基础信息。在此基础上,红领之家把社会各界关心的资金和物资等服务资源的最终去向以及最终分配情况等信息在网上公开,提升社会各界对红领之家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5-12-23 08:35
线上线下,爱心凝聚
刷微信朋友圈几乎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但是说到通过朋友圈做公益,而且逐步形成规模的,百灵鸟公益联盟就是一个代表。从最初的百灵鸟家庭环保登山俱乐部到最终包含大港风红娘工作室、蒲公英爱心团的百灵鸟公益联盟,并逐渐凝聚数百名热心人士和热心家庭,这些都与网络密不可分。
“在微信朋友圈盛行之前,QQ群是我们成员之间交流的主要平台。”百灵鸟公益联盟负责人胡亚佩说,2014年5月,她和一些喜欢爬山的朋友在九峰山爬山时,看到地上有垃圾,就组织大家捡了起来。活动结束后,朋友们在之前建好的QQ群里说起捡垃圾的事,大家都很有感触,便萌生了专门爬山捡垃圾的想法,QQ群就成为了组织活动的平台。后来随着微信朋友圈的兴起,就有了另外一个阵地。5000斤滞销橘2小时内被抢空;8天时间,为全国“最美家庭”竺盛祥一家筹集善款20多万元;50个家庭微心愿认领等爱心公益活动,都是在朋友圈中发布公益信息,接受志愿者报名。
据胡亚佩介绍,在公益联盟志愿者的朋友圈里,有企业老板、公司老总,也有普通市民和外来务工者,并且实行实名制。志愿者之间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方式,相互之间交流公益活动的做法。正是这样低门槛做公益的形式,让公益活动更接地气。下一步,公益联盟还将建立独立的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专人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推送和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让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活动,让公益之花开遍北仑大地。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bbs.hlzj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