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标题: 【宁波通讯】“红领之家”引领一片新天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7-4-2 06:22
标题: 【宁波通讯】“红领之家”引领一片新天地
他,自2001年开始做志愿服务,已经坚持了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间,他不仅号召党员一起参与志愿服务,还组织社区矫正人员一起参加,从敬老到导医、从献血到护绿,很多行动都留下了他和志愿者们的身影。如今,他的志愿团队已有上千人,爱心奉献事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他说这一切都归功于红色信仰的力量。他是陈军浩,是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以坚定的信念和热诚的行动,始终冲锋在一线,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7-4-2 06:23
社区起步 爱心铸就群众的好口碑
陈军浩曾是个下岗工人,下岗后,他先后开过副食品店、百货店、音像店,2001年初,全国兴起社区建设的热潮,他马上想到社区创业去。2001年11月,陈军浩办起了宁波市第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牡丹社区服务站,服务对象面向三类人群:老年人、社区居民、辖区单位。由于小区物业管理难,居民不满意,他又成功拓展了社区物业应急服务,很快在卫生动态保洁的基础上实行治安联防和日常维修项目化,受到老小区的欢迎。
从此,他总是穿着蓝色的工作服,蹬着三轮车,奔波在北仑城区的大街小巷。一次,他正在家里吃晚饭,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原来是新世纪花园5号楼断水了。而此时,小区的物业公司早已下班。放下电话,他二话没说,背起工具包就走。他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凭着丰富的经验,断定是屋顶水箱出了问题。然后,他拿起手电筒,一骨碌就爬上屋顶,跳进了冰冷的水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维修,他终于修好了水箱浮球,尽管此时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但想到居民的信任,听到居民的道谢,心里热乎乎的。
回忆起那段时光,陈军浩说:“我的工作就是接到居民电话后,在最短的时间里送货、送服务上门。有时居民家里有困难喊我去帮忙换个灯泡,我也很乐意去。我很高兴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
2008年底,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北仑的公共服务水平,陈军浩又承接了81890北仑分中心的管理工作。他通过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优质服务、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平台,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让81890在北仑的百姓心中“安了家”。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服务中心为基地,陈军浩还建起了志愿者服务站,经常组织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先后成立了“助残应急服务队”“阳光助老服务队”,为残障人员、高龄、独居、孤寡老人提供开锁、水电维修、管道疏通、线路检查等免费应急服务。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7-4-2 06:24
一“秀”到底 常态服务温暖更多人的心
为引领街道区域内的党员更加有效地服务群众,2012年5月,陈军浩发挥自己的特长,成立了一个社会公益组织“红领之家”,由一群乐于奉献的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发挥广大党员的作用,继续做好事、做实事。
可在做服务的过程中,也时常遭到质疑。
2014年,在一次贝碶村打捞河道垃圾的志愿活动中,有个老伯说:“作秀的人又来了,看你们能做多久。”
“说实话,他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心里当然是不舒服的。”陈军浩说,“可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秀’下去,‘秀’到底。”之后的每个月,“红领之家”志愿者还是去那儿清理河道,慢慢地,老伯的态度转变了,甚至有一次还主动帮忙,拿出自家的工具帮志愿者修理网兜。
“不让志愿服务成为‘一阵风’。”陈军浩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红领之家”坚持“每月9日”,设立并推出了包括“敬老日”“护绿日”“导医日”“秀山日”“亲水日”“靓城日”等9大常态化的菜单式项目,将活动集中安排在每个周末,方便更多的志愿者参加。
“暖冬行动”中,志愿者们不停地打电话、刷电脑,帮翘首以待回家之途的外来朋友“抢”火车票;每个周末,北仑区人民医院的大厅里,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做着导医服务;福利院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称志愿者的服务“比我的外孙还要好”;每月一次的“亲水”“护绿”“秀山”行动,成为了志愿者们争相报名的好活动。
每次回忆起春节回家的经历,在北仑打工的刘荟芹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她说:“2015年春节前夕,我差点买不到回家的票,军浩哥就不停地打电话、刷电脑,不仅帮我通过网络抢到了票,还在我候车的时候送来热水和热包子。”
参加志愿服务的十余年来,陈军浩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洗脚、包饺子、陪聊、读报。长来福利院负责人说:“军浩真是太好了,不单是节日来,平时也会来,老人们都很记得他。”
陈军浩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喜爱。
如今,“红领之家”已累计组织活动1662次,服务时间达33692小时。“当党员并不是喊喊口号。通过志愿服务的载体,‘红领之家’让百姓看到了党员身上的‘党性’,也让更多的党员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树立了基层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北仑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作者: 号角 时间: 2017-4-2 06:25
去标签化 照亮矫正人员的前行路
2014年,“红领之家”扩展了服务范围。“2014年春节后,北仑区司法局一位副局长找到我说,北仑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看到‘红领之家’活动搞得不错,有群众基础,希望我们能接下这个任务。”陈军浩说,就这样,他与社区矫正正式结缘。
“社区矫正是让服刑人员早日回归社会,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效果肯定会更好!”陈军浩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和街道办事处的认可。
2014年8月27日,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报到日,新矸街道司法所有125名社区服刑人员报到。那天,陈军浩等人带着一大摞志愿者申请表格在司法所“摆摊”。有80余名服刑人员当场填表。10天后,“红领之家”在太河边举行了一次清理河道行动。陈军浩给社区服刑人员安排了10个名额,结果来了13人。活动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笑得很开心。
“和‘红领’们在一起,让我没有了‘标签感’,也能面对现实,接受矫正。”这是两年前小王亲口对陈军浩说的一句话,他至今还记忆犹新。“去标签化”“无差别融入”是“红领之家”尝试并坚持的原则。在陈军浩等人看来,社区服刑人员只是一时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如果再给他们贴上“标签”,只能让他们更远离生活。
为做到这一点,“红领”们工作非常细致。“红领”中有律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大家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帮助服刑人员。如今,小王开了一家汽配店,工作步入了正轨。社区矫正人员小柳坦言,第一次来参加活动,觉得难为情,但后来这种难为情就转变为自豪感,自己和那么多的热心党员在一起,没人鄙视,还结识了不少好朋友。
从2014年至今,“红领之家”已帮扶社区服刑人员281名,脱管率、再犯罪率均为零。
2016年10月5日,陈军浩还作为中国唯一代表,登上了国际演讲台——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社区矫正协会第24届研讨会上,他讲述了他的团队将社区矫正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去标签”模式,让国际社区矫正协会会长安妮竖起了大拇指。
陈军浩说:“坚持公益是因为心中有团红色的火,这团火就是坚定党的信仰。‘红领之家’将一直‘军号嘹亮’。”
欢迎光临 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http://bbs.hlzjc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