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7:为善欲人知是人之常情?
耶鲁大学的 Kristin Lyn Leimgruber 及其同事以 64 位五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他们分成 32 组,每组由"给予者"和"接受者"组成,彼此角色不互换,而每次实验中,给予者选择给与对方 1 或 4 张贴纸。
实验进行两项操弄:"接收者是否看得见给予者"和"接受者是否能看见给予者分配的结果"。(呈现在透明或不透明的容器中) 实验结果显示,在接受者看得见给予者,且也看得到对方给自己多少贴纸的状况下,给予者最愿意给他们多张的贴纸;而当接受者无法看见给予者时,给予者则不会显得那么慷慨,尤其当接受者亦看不见分配结果时,给予者则显得最吝啬。这意味着,即使是孩子,他们也会依观众的存在与否以及行为的透明程度,策略性的选择是否该表现得大方或小器。
观点8:市场机制会"神隐"你的道德认知?
是的,市场机制减少了的道德观感。这是德国 Universities of Bonn and Bamberg 经济学家与神经科学家一篇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结果。
研究者 Falk 教授说,"为了研究市场上的道德议题,我们研究人们是否愿意伤害某一个第三者而换取利益。典型的不道德例子,就是蓄意或无法解释的伤害他人。"在实验中,有一群"过剩的实验鼠(surplus mice)",在其他实验室被养大,然而因为实验需求任务完成后,即将被"牺牲",所以藉以当做这个实验的"第三者",也就是,如果参与实验的受试者不选择金钱,他们就会把这笔"受试者费"买下并照顾原本要被牺牲的实验鼠。
受试者被分成三组,个人组(individual condition)、双方交易组(bilateral market)、与多方交易组(multilateral market)。
个人组:是个简单的二选一问题,要不是让老鼠继续存活,但受试者领不到 10 欧元,不然就是受试者领完 10 欧元,但老鼠会被牺牲。
双方交易组:一对一交易,两方谈妥最高 20 欧元的金额交易,两人可以自行选择金额怎么分配,然而一旦交易达成,实验鼠就会被牺牲,反之若选择不交易,两人都空手而回。
多方交易组:把双方交易的规则用在一组人身上。 这个实验清楚的显示,双方和多方交易组,宁可选择领钱的人显著的多于个人组。
研究者 Nora Szech 说:"面对交易市场时,人们面临许多"机制"降低他们的罪恶感与责任感。"面对交易时,人们专注在竞争、利润,而不是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