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讯(记者 余姣姣 通讯员 陈红 唐洁琼 钱子萱)近日,新矸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接群众举报,称大港工业区莫干山路一公司内私建车棚,消防通道被私自改造。该中队立即前往现场调查核实。确认情况属实后,当即按照法定流程处置,拆除该公司违建车棚约600平米,打通“生命通道”。
近年来,新矸街道经济稳健增长,随着人口密度增加、经济体多样性增强,违法建筑、城中村等问题逐渐暴露。针对这些问题,街道以“三改一拆”暨“无违建”街道创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努力把新矸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的首善之区。
“三改一拆”工作开展5年来,街道累计处置存量违建312处,合计132万余平方米。2013年以来,通过复垦、复绿、设置公共设施等方式,合计实现拆后利用74处,利用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81%,并以保持违建“零增长”的纪录改善区域环境,助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围绕“无违建街道”创建目标,街道成立“三改一拆”暨“无违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筹联动、各司其职、分类处置,协调推进、拆创同步”的原则,坚持控新拆旧,深入推进违法建筑处置整治行动。
金茂大厦后违建群、前进摩托等大型拆违项目拆除后,街道对拆后土地进行规划,落实专项资金,确保拆后场地综合利用到位。同时,增强居民禁违控违意识,改善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为城市发展拓宽空间。
街道结合“两路两侧”“四边三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街景整治等工作,重点整治黄河路、明州路南等区域,分阶段拆除泰山路等重点道路两侧违建,对原北仑建材市场出口道路及两侧人行道开展专项整治。对主要河道两侧进行违建专项整治,重点对中河、沿山大河等河道沿岸开展专项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河道沿岸违章搭建、破烂王、卫生死角等问题,开展治危拆违百日攻坚,改善环境面貌。
“无违建”街道创建开展以来,新矸拆除了大量违法建筑,生活环境大变样,但仍存在少数“硬骨头”,街道坚持“以笔头带动榔头,以摄像机带动推土机”的工作思路,借助媒体力量,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建、国土、综合执法等相关科室联动,先后啃下多处“硬骨头”,巩固“无违建”创建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