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1992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北仑港南侧设立宁波保税区。时光荏苒,25年后,这片昔日的滩涂,已经蝶变为浙江开放前沿。 25年来,宁波保税区始终立足“对外开放功能区、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定位,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区先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服务和促进了全省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依托“保税、免税、免证”等特殊政策,以及国际贸易、保税仓储、进出口加工、保税展示等主要功能,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围绕区域主体功能开发主业,主动适应宏观经济新常态,培育发展了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先进制造等功能产业,规划构建了新经济平台,拓展了区域发展新空间。 保税区的成功运行,从一连串的数字上可见一斑:在5.3平方公里的空间内,吸引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00多家企业入驻;历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1800亿元、财政收入400亿元、外贸进出口1400亿美元、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50亿元;GDP实现年均增速20%,财政收入、外贸、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0%,综合实力和亩均产出水平在全国同类园区中名列前茅。 “对外开放是保税区的永恒使命,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牛鼻子’,就是国际贸易。”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严荣杰说。保税区全力打造宁波进口商品中心,形成了“两类市场、两个片区”发展格局。“两类市场”包括进口铁矿石、固体化工、煤炭等大宗商品市场和进口生活消费品市场;“两个片区”包括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和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两个片区。 多产业布局、新经济引领,让保税区活力不断涌现。宁波出口加工区设立以来,充分发挥进出口加工功能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区内集聚了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制造商群创光电、全球第二大主机板制造商技嘉科技,培育了上市企业理工环科、国内最大的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生产企业金瑞泓科技、宁波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企业路宝科技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 保税区设有国家级软件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业创新孵化器。正在着力打造特色金融产业集聚区和保险保税区,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融资租赁、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类金融产业项目。 跨区合作结出硕果。2013年3月,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与原江东区政府、宁兴集团合作,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设立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同年12月,由保税区和象山县合作共建的象保合作区经市委市政府获准设立。今年,位于象保合作区的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将建设国家级云制造示范基地,助力宁波工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 2012年以来,保税区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成为中国(宁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区、示范区、核心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九大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篇章,不忘初心再出发是保税区的发展号角。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平台国际化、产城融合化、治理现代化‘四化协同’,努力打造‘实力保税区、活力保税区、魅力保税区’,为‘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对外开放合作,为推进贸易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作出宁波保税区应有的贡献。”严荣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