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宛如一座坚实的堡垒,稳稳地守护着生活的每一寸光阴,它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基石。从守护百姓入口的一粒米一桌菜安全,到推进城市内涝系统治理……在北仑,幸福变得具体可感。
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让群众吃得更为放心
柴米油盐,情系民生,食品安全是民生要事。
近日,家住新矸街道的石阿姨拿着刚买的猪肉,来到星阳菜场的标准化检验室,要求进行瘦肉精检测。“孙子来家里吃饭,饮食上我们想多注意点。”石阿姨解释说。
现场,检测人员接过猪肉,熟练地切片取样,放入快速检测仪,不到20分钟,就有了结果,显示未检测出瘦肉精。看到结果后,石阿姨表示非常安心。
在北仑,拥有这样的标准化检验室的农贸市场已有13家,覆盖全区各街道。这些标准化检测室不仅可以检测农残、甲醛等传统项目,还可以检测腐霉利、克百威、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高风险因子。市民对购买的生鲜蔬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进行免费检测。
“此外,北仑各菜场的管理方每天都会抽取一定量的菜品送至检测室进行检测,当日检测数据会公布在市场大屏幕和导购屏上。”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6月,北仑还对各标准化检验室进行升级,提供农产品的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知识科普、不合格食品快速响应处置、食品检测意见征集等“一站式”的食品安全服务。同时,各标准化检验室均设置送检二维码,居民扫一扫即可参与送检。截至目前,已通过“百姓点检”小程序收到检测需求630批次。2024年,北仑已完成“百姓点检”抽检监测536批次,快速检测2000多批次。
与此同时,北仑积极开展百姓点检“五进”系列活动,通过“你点我检”“你送我检”“仑到你检”等多样化环节,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进入到我们市场的每一头生猪,都是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的……”在2024年一场主题为“科学选肉品质享受”的科普直播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生猪解剖”云直播,解析生猪从屠宰入场到市场销售过程,为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提供了实用指南,获得了广泛好评。这也是“仑到你检”品牌系列主题活动中的其中一场。
据介绍,“仑到你检”品牌系列主题活动采用“场景模拟体验、现场快速检测、专家深度讲解、观众实地参与、网络同步直播”等多种互动形式,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体验。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围绕肉、蛋、水、奶这些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举办了4期现场实验和科普活动,现场参与人数超300人,部分活动通过市、区两级媒体进行直播,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超30万人。
北仑还积极鼓励市民成为“百姓点检”活动的参与者、宣传者和推广者,不断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目前已有583名志愿者参与到守护食品安全的文明行动中,在政府与市民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桥梁。
城市“里子”工程
让群众居住更为安全
近日,记者走进大港西片区雨水泵站及总管工程施工现场,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钻探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来回穿梭,施工人员紧密协作,铲土清淤、安装管道、铺设路基……
“大港西片区雨水泵站及总管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其中1.3公里的雨水总管已全部完成顶管施工,泵站主体结构也已基本完成,相关设备准备进场安装。我们已加大施工人员、材料、机械投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速施工进度,预计将于今年5月竣工。”大港西片区雨水泵站及总管工程项目建设负责人表示。
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建设,既是民生福祉的“隐形”基石,亦是城市形象的“显性”支撑,对于焕新城市风貌、优化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程的建成能有效解决大港片区雨水出路,提高该区域的排水能力,减少暴雨积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改善该区域投资环境,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北仑不断提升水库山塘管护水平,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持续推进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三化”改革,提升水库管理专业化程度,对全区水库开展定期巡检和无人机巡查,实现水库鉴定、治理、改造的常态化推进。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不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实现工程质量与进度“双管控”。
2024年4月底,超前完成了郭巨街道上苔水库和柴桥街道小山将山塘维修,经过系统提标,上苔水库和小山将山塘形象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提高了拦蓄洪水和抗旱保供能力,还大大缓解了下游及周边村庄的安全度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