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5-1-3 21:13:55
|
只看该作者
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里,拥有专业技能的知识工作者的比例很高。他们中的很多人有心于公益,却往往不满足于只承担一些日常“打杂”性的志愿活动。特别是那些已经在自己的专职领域功成名就的人,面临着如何经营自己“人生下半场”的问题。投身公益是他们从追求“成功”到追求“有意义”时的常见选择。一家名为Pilot Light的公益机构于是为这样一类人群度身定制了一项志愿活动,让这些商业精英成为小型公益机构的导师,为他们提供组织发展和领导力等方面的建议和支持。迄今已有200余家公益机构接受过这项服务,其中90%的机构在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和领导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与志愿活动设计上的新意思同等重要的是志愿者管理上的新意思。由于公益机构的日常运营越来越依赖志愿者,要求志愿者像正式员工一样工作,于是“选用育留”等过去只适用于正式员工的管理问题现如今也同样适用于志愿者。2002年在曼彻斯特举办的第17界英联邦运动会是在英国举办过的最大规模的运动会,动用的志愿者数量也最多,由此引发了对志愿者管理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上更为广泛的重视。
很多的公益机构开始设置专门的志愿者管理岗位,志愿者的筛选、培训和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支持成为志愿者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公益机构开始正视志愿者的功利性动机,更多地从他们的角度设计志愿服务,重视与志愿者的“心理契约”和他们的个人成长。
在中国,志愿活动最需要搞搞新意思的地方或许首先在于改变人们对于志愿活动的观念。在这个公益领域尚不发达的国度里,志愿活动还带有太多的政治动员色彩和道德上的优越感,而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在很多人汲汲于财富的追逐时,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马克思那句深有见地的观点:“在未来的社会,财富的尺度绝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在任何时代,积极参与志愿活动都可以被看作是更有品质的生活的标志之一。
如果这还不足以引起一些人对于志愿活动的兴趣,那么这里还有一个更具“功利性”的理由。英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通过一项历时25年的研究发现,在预测长寿和生命活力的各项因素中,以定期的志愿活动为代表的高度组织性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一项因素,甚至超过了不吸烟。这大约也算是志愿活动的一点新意思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