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摇下车窗,关掉空调,测量一下体温。”“浙B车辆请走这边,非浙B车辆请走那边。” …… 奋战在甬台温高速北仑出入口“抗疫”一线的,除了卫健、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一群“抗疫志愿军”,没有号令,没有任务,但他们仍主动请缨,冲在防疫最前沿,守好出入北仑的“第一关”。 服务岗位需要“秒杀” “我早班下了就有空,帮我安排到晚上也没事!”“我们队还有两个要报名,对,就一个联系方式,因为他们是两口子来。”…… 为防止疫情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北仑加强了高速出入口的检查和车乘人员的体温检测。但是由于医务人员和交管部门人数有限,每日高速车流量又比较大,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这时候急需招募一批志愿者前来参与服务。 “本来担心他们对疫情有所顾虑,不愿出门做志愿服务。”北仑区志愿者(义工)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张芳芳欣慰地告诉记者,没想到,竟比往常志愿服务报名还要热烈,需要招募的岗位很快就被“秒杀”完了,还有不少小伙伴为排不上号而懊恼。 虽然这次高速口志愿服务每天要接触这么多流动人员,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大家都义无反顾,一心想为这个城市出一份力。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大队“抢”到了几个名额,他们派出了10名志愿者,分早、中、晚三班在高速口参加志愿服务。 由于晚班人员相对比较少,有些队员没有交通工具回家不便,大队长孙明亮直接申请晚上轮班,结束的时候还帮忙把队员一个个护送到家。 虽然排的是晚班,但白天孙明亮也没闲着,时刻和群里的小伙伴沟通联络。得知防护手套、护目镜不够,及时和志愿者协会联系,保障队员物资,让他们安心在前线战斗。等送好了物资,他还要留在现场指导队员操作,眼看现场志愿者人手不够,他又“自觉地”披上红马甲上前帮忙,这一待就是从中午到晚上。 “其实,说不害怕是假的。”北仑区“漾公益”志愿服务队的吕伟潮沉默了一下,随后又笑了起来,“但是这个活总得有人来干,又有志愿者协会的后勤保障,我相信胜利离我们不远了。” 防疫前线都是“战友” “连续在高速口服务了几天,还真挺累的。”在结束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大队的舒颖盈在服务群里这样调侃自己。 “我看你脸色是不太好,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呀?”“别硬撑,不舒服就告诉我们。”群里的小伙伴们纷纷发来了对她的关心。舒颖盈在队员心中是一个暖心又有安全感的大阿姐,她想到志愿者在高速服务时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又累又冷,便主动承担起煮姜茶送姜茶的任务,照顾好这帮“小弟”们。 在抢岗位的时候,大家是“敌人”;在防疫前线,大家都是“战友”。 “芳姐,我们白天穿雨衣工作,又要测体温又要做记录,一下午下来浑身上下都被汗浸湿了,晚上风一吹冷得不行。”赛事服务志愿服务队李锋辉,边说边扒了口已经冷掉的盒饭。 原来,由于市面上的专业防护服较为紧缺,区志愿者协会为志愿者送去了一批一次性雨衣作为防护用品。张芳芳将这一情况发到朋友圈,没想到立马有爱心人士联系了她,要给这些辛苦奋战的志愿者们送姜茶和暖手袋。 2月2日,是北仑区红十字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李甬江夫妻的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疫情来临之前,他们也曾有过很多的设想,如何度过这个浪漫的时刻,但如今,他们却把它献给了志愿服务——当天,他们把暖心的姜茶送到了志愿服务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