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4月27日上午,北仑区新矸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内气氛热烈,2025年社区工作者“领航计划”与“星光社工成长营”正式开班。来自26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副主任、新进社工及青年骨干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贯穿全年的赋能提升之旅。记者了解到,这是该街道继去年推出“领雁计划”“伙伴计划”后,再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量身定制的阶梯式培育体系锻造基层治理生力军。 作为宁波实有人口最多的街道,新矸街道辖区人口超35万,下辖社区26个,专职社区工作者达300余人。面对基层治理新形势,新矸街道紧扣党建引领主线,推出“领航计划”与“星光社工成长营”双轨培养模式。前者聚焦社区书记、副主任等“头雁”队伍,通过理论研习、案例推演、跨域参访等形式,强化战略思维与破题能力;后者针对新入职及35周岁以下青年社工,设置实务技能、群众工作法、应急处突等课程,推动“生力军”向“多面手”转型。 为打造“靶向式”培训体系,新矸街道在去年“领雁计划”和“伙伴计划”结业后便启动复盘和筹备工作,精准梳理出“青年社工经验断层”“复杂矛盾调处本领恐慌”“数字化治理应用滞后”“新业态服务创新瓶颈”等八大核心问题。 “问题清单就是课程清单。课程设计不能‘一锅烩’,必须分层分类、对症下药。”新矸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培训方案历经多轮修订,首次引入“分层分类、阶梯递进”设计理念:针对社区书记和副主任群体,联动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资源和资深传媒记者、社工协会和民间矛调专家等组成导师团,将问题转化为“党建引领网格智治”“舆情引导沙盘推演”“治理破局工作坊”等7大专题课程;面向青年社工,则引入嘉兴市芯悦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宁波市基层治理创新中等专业资源,开发“入户沟通百问百答”“紧急事件处置情景剧”“邻里关系修复案例库”等12项实操模块,确保“精英班”提站位、“成长营”强根基。“每个环节都紧扣痛点,让培训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当天的开班仪式上,一场特别的“接力”温暖上演。2024年优秀学员代表,来自香堇社区的王瑾尔上台分享她的成长感悟。随后,老学员代表向新学员传递了“领航计划”的旗帜,将象征责任与传承的营旗交至新学员手中。“这面旗提醒我们,社区工作既要接得住前辈经验,更要闯得出新路。”新学员代表黄朝哲坦言。 首日课程紧扣时代脉搏,浙江树人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孙凌寒老师带来的《AI与社会工作的深度融合》引发热议。从智能台账生成到舆情大数据分析,从虚拟场景模拟培训到特殊群体服务算法模型,学员们透过AI技术透视未来社区图景。“科技不是冷工具,而是打通服务‘最后一米’的热纽带。”来自百合社区的新进社工王靖雅在课后讨论中感慨,数字化思维将成为新时代社工的必修课。 据悉,培训计划贯穿全年,将延续“拓展式+互动式”特色,增设“书记擂台”“治理创投赛”等实践模块,并联动省内外先进社区开展沉浸式研学。从“领雁”到“领航”,从“伙伴”到“星光”,新矸街道正逐步构建起覆盖社区工作者全职业周期的培育链条,不断为现代社区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