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6-5-3 19:58:5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红客’。”网友“Sophia”是江北区一家创意公司的“80后”党员,她常利用中午碎片时间在“红客榜”上答题,然后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成绩。短短两个月,她的答题排名就冲到了前三位,积攒了上千个红币,成功帮助“E公益”里的小朋友完成了购买一个崭新书包的微心愿。
几个月下来,这个微应用出现在不少江北区党员的朋友圈里,拥有了不少的“铁粉”:“今天答题得了50个红币,你也一起来参与吧”“周末‘无垃圾游步道’活动,要不要一起报个名”“我们支部的创意组织生活,炫不炫”……
无独有偶,在北仑,“红领之家”在微信平台推出“两学一做”答题领券活动,希望鼓励更多人主动参与到党章党规的学习之中。在余姚,依托微信整合党员管理系统,有党课可以在线收听,有微心愿可以在线认领,有志愿服务可以在线发布,每项活动都会有计分,并可兑换成书卡或其他纪念品。
“将党员教育注入时尚元素,将学习和公益直接挂钩,通过朋友圈的口碑传播,摆脱原有党员教育路径依赖,在增强和普通党员的互动之后,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党员主体意识,走出一条常态化的路子。”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对于一名共产党员而言,党章、党规、党课,都是组织生活的“必修课”。市委党校老师刘彦昌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抓好党员的经常性学习,党员才能把握合格党员的标准,明晰做人做事的底线,增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
“关于党的规则知识观念,可以通过载体创新,逐步融入日常,融入生活,和行动高度结合,变成一种党员内部的共同遵循,形成社会上的一种好的氛围和导向。”对于目前已有的探索创新,刘彦昌表示肯定。
在此次“两学一做”宁波版实施方案中,对党课的内容、模式、传播载体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通过APP、微信、易信进行传播,在内容上也要采取体验式、互动式等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