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三 社会资源研究所刘涛: 基金会资助的实践与思考
基金会的价值实现过程即是慈善资源转化为社会影响的过程。资助是基金会实现这种价值转换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基金会应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所以,资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经过中间组织或第三方,而在于是否实现价值增值。我们认为,资助意味着基金会将资金主要用于第三方非营利机构或个人,同时借助于第三方的专业性获得乘数效应,从而超越资金本身价值。
可以看出,资助和运作只是实现基金会价值的两种方式,没有价值高下之分,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专业性上的需求,基金会应该根据自身价值和能力选择运作方式。在社会市场上,基金会与企业组织一样,都面临着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考虑。正如我们在商业上所看到的那样,纵向一体化是降低这种交易费用的方式之一。运作型基金会将筹资、项目设计、实施、监测、评估等全流程放在手上,通过这种纵向一体化,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降低不确定性和确保得到专属资产。而资助型基金会更多是通过横向联合,通过外部伙伴关系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既然如此,为何资助型基金会值得关注或者说是基金会发展的趋势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这些都是从基金会自身以及面临的社会问题出发的。
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意味着需要多方力量和多种途径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需要跨越社会领域的商业和政府力量的参与,而非依赖于单个社会组织的资源和能力。
援助性项目空间的缩小。当前项目中单纯散财项目扎堆,2013年,企业基金会集中在基础资源支持上的项目比例高达73.14%。而随着政府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提升,单纯扶危济困等援助性项目的空间被压缩,需要更多关注发展性项目。
发挥基金会的比较优势和核心能力。基金会处于公益产业链的上游,其掌握的更多是资金,流动性高,很容易起资源整合和跨界联合的作用。而相对于政府和企业等来说,基金会因其志愿性和公益性,也更容易起到这种跨界合作的作用。
借助行业分工提升专业和效率。以前很多运作型基金会想做资助的时候没办法,因为外部市场没有合适的机构或项目,而随着公益领域的发展成熟,越来越多公益组织的出现,使得基金会具备向资助转型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传统官办的运作型基金会,在实现项目筹资和运作分离的第一步之后,开始尝试向资助型基金会转型,实现资助和运作的分离。
在明确基金会和资助的基本界定之后,如果决定要尝试进行资助,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战略呢?SEE基金会的资助历程能给我们不少启发。SEE基金会从成立至今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资助手法与策略、秘书处扮演的角色,可以说都受到基金会的特质和基因的影响。从不自觉的承担这种特质带来的挑战和动荡,到向外学习寻求双方恰当的定位,再到主动寻找这种特质并将其发挥,都体现了这一点。
在最初阶段,基金会基本确定资助的大策略,结识了优秀的伙伴,但资助数量多、额度小、方向散、标准不清。在第二阶段,通过向优秀机构学习,基金会有了更聚焦的方向和明确的策略,资助金额飙升,但新的问题也来了:在大项目群和议题性资助策略下,两三千万也不够花。由此他们开始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想变成谁?SEE的基因到底是什么?思考的结果是,他们期望成为第一个SEE,期望能做出一个让别人一眼就能认出的SEE项目,一种烙有SEE基因和性格印记的项目。企业家会员及其丰富的管理经验被认为是SEE与生俱来的一个特别基因。为此,从2013年开始,SEE又开始新的探索,进行SEE基因的外显化尝试,除了调动企业家的钱,还要调动企业家的经验和知识,帮助企业家会员更多参与,最终能够带来企业行为上的转变,包括它的生产行为和员工家属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