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季度巡查一次,根据宁波AED地图,对辖区内的所有AED设备,都进行寻访检查,并对相关场所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12月25日下午,北仑区尖锋应急救援队队长杨松来到北仑图书馆,对场所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进行检查。
据杨松介绍,宁波AED地图基本覆盖全区AED安装情况,凡是需要就近找寻AED的市民,均可通过宁波AED地图进行寻找。目前,北仑人流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均已安装了AED设备,安装数量达354台。
“以前只有在医院才能看到AED,现在在图书馆、商场这些公众场所,也能随处可见AED的身影,让我感觉北仑的急救措施更加完善了,心里也多了一份安全感。”正在图书馆借书的市民刘志鹏告诉记者。
据了解,被人们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尽管投放数量已明显上升,但公众对AED设备的认知度不足,在紧急情况下使用AED施救意愿较低。
在北仑图书馆,区红十字会还开展了AED设备的培训工作。两位二级应急救护培训师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讲授了救护概念、心肺复苏、意外伤害现场救护等内容,并演示了心肺复苏和AED创伤救护技术,对AED的定义、原理、如何寻、如何取和如何用作了详细的阐述。
“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AED的使用方法非常有必要,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更加规范地使用AED,让AED能够更好地惠及群众。”图书馆工作人员高佩叶说。
据统计,截至11月底,区红十字会已培训救护员7157人,心肺复苏持证人员2380人,总持证人数9537人。
今年,北仑区加快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便捷型服务向增值化服务全面升级,按每10万人配置40台以上AED要求,全区新增265台AED,每个点位培训红十字救护员至少6名。目前,全区已有近2000名救护员获得了新的上岗培训证书,为心跳骤停患者能够在黄金4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我们将继续力推这个工作,一方面做数量方面的扩增,至少达到10万人45台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做好人员培训,我们把原来的存量部分继续做业务能力的提升,实现更多的操练。”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傅旭东说。